您现在的位置: 比特财富网 >> 区块链 >  >> 區塊鏈百科
廣義通證經濟的內涵、邏輯及框架
本文作者:吳桐,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候選人,區塊鏈經濟學者,榮格財經區塊鏈思想者四十人論壇成員。www.emoneybtc.com
原文發表於《廣義虛擬經濟研究》2018年04期,《廣義虛擬經濟研究》雜志(季刊)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主管,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主辦,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版。2010年獲准正式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轉發請注明出處。
本文系國內首篇通證經濟學術論文,奠定了通證經濟的理論基礎與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感謝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原董事長,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林左鳴教授對本文提供的幫助。
以下為正文。
摘要:本文構建了一個涵蓋貨幣誕生之前的物物交換、貨幣發展演變歷程以及信息時代數字憑證的廣義通證經濟框架,並在此框架內相對傳統經濟金融理論更一般地闡述了貨幣的起源與發展、金融危機的誕生與嬗變、脫虛向實與脫實向虛三大重要問題。在工業時代及以前,通證的形式由相對分散向相對集中演進,在信息時代,通證的形式有從相對集中向分散發展,有日益多元化的趨勢,但中間存在曲折反復的過程。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通證有脫離實體、逐步虛化的趨勢,表現為脫實向虛;在基於區塊鏈的信息時代,通證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度有提高的趨勢,表現為脫虛向實。實物通證的成立邏輯在於其使用價值,而虛擬通證的成立邏輯在於使用者的共識等人類高層次的意識形態。實物通證和虛擬通證會長期共存,如何使實體通證和虛擬通證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契合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關鍵詞:廣義通證經濟;貨幣起源;金融危機;脫虛向實
引言
“通證”的概念來源於區塊鏈中“token”一詞的翻譯。在互聯網時代token涵義的發展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古典互聯網時代,token用於指登錄驗證的令牌;在以太坊ERC20出現後,token進入了第二階段,token合約就是包含了一個對賬戶地址及其余額的映射的智能合約,將數字貨幣的概念囊括其中;第三個階段在“通證”翻譯誕生後,通證經濟學派的理念實際上是把token的內涵擴大化,不再局限於令牌或者數字代幣,還具有使用權、收益權、投票權、參與權等多種屬性,可定義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憑證”。將視角置於信息時代之外,從人類經濟社會的進程來看,廣義的“通證”具有更廣闊的內涵和外延,可定義為“可流通的憑證或實物”,涵蓋了石器時代的“物物交易”的實物憑證和公共組織的信貸憑證,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商品貨幣憑證和紙幣憑證,以及信息時代的數字憑證。“通”字言其流通性,“往來不窮謂之通”(《周易·系辭傳》);“證”字言其公信力,“罪無申證,獄不訊鞫”(《後漢書》)。
廣義的通證經濟框架涵蓋了貨幣誕生之前的物物交換、貨幣的發展演變過程以及信息時代數字憑證的誕生和發展,是一個普適性更強的經濟分析框架。總體而言,通證的發展歷史具有以下三個規律:一,在原始時代、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通證的形式由相對分散向相對集中演進,在信息時代,通證的形式有從相對集中向分散發展,有日益多元化的趨勢,但這個趨勢中間存在曲折反復的過程;二,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通證有脫離實體、逐步虛化的趨勢,在基於區塊鏈的信息時代,通證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度有提高的趨勢;第三,實物通證的成立邏輯在於其使用價值,而虛擬通證的成立邏輯在於使用者的共識等人類高層次的意識形態,實物通證和虛擬通證會長期共存。用廣義通證視角對經濟現象進行考察,可以對現有理論難以解釋的經濟問題進行更加合理的解釋,同時也有助於對頻發的金融危機、難以根治的脫實向虛等經濟弊病消除的實現提供有益的借鑒。
  風險提示:比特財富網的各種信息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亦不構成任何邀約,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人據此進行投資交易而產生的後果請自行承擔,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比特財富網 版權所有 © www.emoneybt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