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具有顛覆性創新的技術,區塊鏈如何避免重蹈互聯網技術興起之初產生巨大泡沫的覆轍,盡管有人稱2018年是區塊鏈的技術元年。www.emoneybtc.com
在暗流湧動的數字幣狂熱降溫之余,其背後的核心技術基礎——區塊鏈正在各場景應用中展現用武之地。“現在銀行的態度比一年前開放很多,以前銀行對於區塊鏈的接受程度比較有限。”10月11日,深圳泰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黃鋒,如是介紹自己的從業感受,他正致力於搭建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平台。
供應鏈金融並非新鮮事物。金融機構跳出針對單個企業的評估,從產業供應鏈角度,通過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的資信捆綁,來給產業中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授信,通常包括應收賬款融資、預付賬款融資和動產質押融資等模式。
決策部門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但實際運作起來,這些平台最怕遇上信息造假。因可溯源、難篡改的特點,區塊鏈技術備受供應鏈金融行業青睐,行業嘗試著將這一技術運用到平台服務中。
2017年,劉黃鋒彼時還是廣東有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參與搭建一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星貝雲鏈。騰訊區塊鏈提供平台所需的區塊鏈技術,華夏銀行一個分行為其提供了授信。雖是新生事物,但背靠母公司益邦控股長達十年的大健康產業供應鏈服務,星貝雲鏈成立之初就簽下了天力士。
星貝雲鏈搭建起來不久,劉黃鋒就離職創業。他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盡管現在還沒敲定提供區塊鏈技術的團隊,跟核心企業談判也比較難,但公司已經跟廣發銀行總行達成合作。
快速行動起來的不僅是劉黃鋒和商業銀行,還有五花八門的區塊鏈項目和區塊鏈初創企業。
被譽為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具有顛覆性創新的技術,區塊鏈如何避免重蹈互聯網技術興起之初產生巨大泡沫的覆轍,盡管有人稱2018年是區塊鏈的技術元年。
亂象與瓶頸
作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應用模式,區塊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那一年,署名為“中本聰”的學者發表了論文《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支撐比特幣運行的底層技術正是區塊鏈。
行業中有人將數字貨幣稱為區塊鏈的1.0時代,將智能合約(用計算機語言取代法律語言去記錄條款的合約)稱為區塊鏈的2.0時代。盡管有人稱2018年到了區塊鏈的3.0時代,實際上,懂這一技術的人並不多。
火幣研究院院長袁煜明提供了一個數字:目前全球實際的區塊鏈用戶約為2000萬,約占全球人口的0.3%、全球互聯網人口的0.5%。區塊鏈所處的階段相當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互聯網技術所處的階段,普及區塊鏈技術仍任重道遠。
“國家的統計數字,中國擁有的、稱得上是工程師級別的區塊鏈人才僅1372人,但國內現在所有區塊鏈鏈數(包括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已超過5000條。”9月22日,在廣州舉辦的一個區塊鏈論壇上,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原黨組副書記、廣東省戰略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唐善新指出,在資本和區塊鏈自媒體的炒作以及利益驅動下,中國的區塊鏈技術出現太多魚目混珠情況,90%的區塊鏈項目不可靠,這一領域需要大力度去偽存真肅整。
2016年底,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寫到“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區塊鏈、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術驅動網絡空間從人人互聯向萬物互聯演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將無處不在”,這是區塊鏈第一次被寫進國家規劃中。
雖被冠上“顛覆”、“創新”的名號,但作為一項早期技術,區塊鏈的不足也顯而易見。
交易驗證速度慢首當其沖。比特幣網絡底層設計支持每秒7筆交易,盡管其它區塊鏈系統宣稱的速度比這個快得多,但面對天貓“雙十一”峰值每秒30多萬筆的交易仍顯得有心無力。
而可溯源、數據透明化、鏈上信息對每個節點公開,或許也不利於隱私的保護。最開始出現的公鏈,全世界的人均可以進入系統讀取數據、競爭記賬。現在發展出了聯盟鏈、私有鏈。聯盟鏈由若干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每個機構運行著一個或多個節點,數據只允許系統內機構進行讀寫和發送交易,共同記錄交易數據。私有鏈的寫入權限通常由某個機構控制。怎樣增強匿名性,或許是一些記錄重大商業信息的區塊鏈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外,盡管現在已存在不少鏈條,但各個區塊鏈之間幾乎是信息孤島,如何進行鏈間的信息交流,更好利用數據,或許也是技術迭代需要逾越的鴻溝。
人才的欠缺也是限制這一新技術發展的壁壘。9月22日,在廣州的一個區塊鏈論壇上,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後王宣喻表示,對區塊鏈技術存在敬畏感,盡管有不少機構找上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請求做區塊鏈方面的培訓,學院不敢應承。
但這些並不妨礙國人對區塊鏈技術的熱情。真正讓區塊鏈聲名大噪的還是2017年加密數字貨幣的幣值飛漲。2017年,全球加密貨幣的總市值達到6千億美元。盡管加密數字貨幣的擁護者依然相信比特幣有價值,但在中國,運用區塊鏈技術“炒”幣的道路已然走不通了。
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將代幣發行融資定義為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
FPAY公鏈聯合創始人黎展波在9月22日的區塊鏈論壇上稱,超過95%的加密數字貨幣破發。即使是幣值最高的比特幣,今年以來也在跳水。Blockchain.info資料顯示,2017年底比特幣幣值為14166美元,截止記者發稿為6290美元,縮水一大半。3個月前,有“幣圈首富”之稱的李笑來深陷“錄音門”風波,他在錄音裡說自己幫忙賣空氣幣,幣圈裡一些知名人士是牛逼的忽悠者。
場景應用
數字貨幣的意義被再次審視,但圍繞“可以用區塊鏈做什麼”的思考仍在發酵,盡管建立全新的應用場景這條路異常艱難。而“什麼可以用到區塊鏈”的思考路徑則更為實際,如何將區塊鏈落地到原有的生活、生產的場景中,解決實際問題。
目前,80%的區塊鏈技術已應用在金融領域,支付、資產數據化、智能證券、清算結算以及客戶識別。今年6月,港版支付寶上線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前文提到的供應鏈金融平台是一個資產數據化的案例,但推行起來仍有難度,很多大企業並不願意將自己的信息上鏈。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益邦控股處獲悉,目前星貝雲鏈的客戶僅為260多家企業。平台也要防范企業從一開始就提供造假數據。對此,劉黃鋒略感無奈:“我們只能假設一開始上鏈的信息是真的,後續產生的信息可以通過多點交叉驗證真偽。”
除了金融領域,需要確認歸屬、數據溯源的行業也嘗試用區塊鏈解決痛點,例如數字音樂、數字圖書、數字視頻的版權確認,公益捐款的跟蹤,農產品及藥品的流通等。
在國內,區塊鏈游戲的落地頗為迅速。今年4月,騰訊上線自己的首款區塊鏈游戲《一起來捉妖》,游戲中的數字寵物運用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永久保存且獨一無二。但也有游戲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所謂區塊鏈游戲或許只是個噱頭,即使不用區塊鏈技術,給玩家實現類似的體驗感也不難。
袁煜明則提供了另一個看待該現象的角度。火幣研究院數據顯示,將近4成比特幣社區參與者在24歲-34歲,且83%是男性。游戲玩家大多年輕,男性比例也高於女性比例,而游戲玩家中本來就有社區氛圍,推廣區塊鏈技術,從該人群入手是不錯的選擇。
區塊鏈技術還被環保行業看中。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周永章,同時也是新三板企業埃文低碳(871556.OC)董事長。埃文低碳做了一個低碳鏈,個人做了如植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環保事項,可以向該低碳鏈提出申請,審核通過後上鏈,作為激勵會給個人發一個通證,該通證可以兌換實物。在周永章看來,目前國內碳排放交易僅在電力行業的大企業中實施,但環保卻需要人人參與,為何不用區塊鏈技術激勵中小企業甚至個人加入節能減排的行列。
袁煜明則將區塊鏈的產業鏈分為五大板塊:硬件和基礎設施、平台、中間層、服務和應用。
第一板塊包括芯片廠商、礦機廠商、礦場和礦池,不管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是否能生存,提供基礎設施的玩家,已經出現明顯的既得利益者。國內三大礦機巨頭紛紛尋求港股上市,比特大陸光是今年上半年的溢利就達到7.42億美元。平台方面,公鏈平台在今年迎來爆發期,不少初創企業切入搭建公鏈領域,比特幣網絡、以太坊網絡就是典型代表。服務層包括數字幣交易所、區塊鏈媒體等。中間層包括分布式存儲、分布式交易、加密服務等技術工作。“中間層隱含巨大機會,是區塊鏈的關鍵增長點。”袁煜明評價。今年9月,IPFS全球社區發起者李彥東,在廣州的一個區塊鏈論壇上發表了跟袁煜明指向接近的觀點:“IPFS或許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一縷曙光。”IPFS全稱是星際文件系統,是分布式存儲的一個體現,通過IPFS,用戶的文件可以被分為多個小塊存儲到不同的節點。
1993年出生的謝錦斌目前就正在做這方面的創業,他想推出一個大容量的區塊鏈存儲硬件,用戶可以將文件存儲在硬件上,同時這個硬件也是IPFS的一個節點,存儲到這個硬件的文件也會被分為小塊存儲到其它節點上,雙重保險。
在謝錦斌看來,IPFS存儲的方式,除了將文件信息打散顯得更為保密且難篡改外,也可以讓更多人共享存儲空間。如果某用戶願意共享自己用不到的存儲空間,可以加入IPFS系統成為一個節點。這在信息存儲需求越來越大的未來或許意義非凡。
礦工將自己的電腦接入比特幣網絡競爭系統內的交易信息記賬權,貢獻了算力,比特幣網絡給予礦工比特幣的回報。顯然,IPFS也需激勵更多人加入成為節點,貢獻自己的存儲空間,然而目前被IPFS吸引的人少之又少。
謝錦斌的公司目前只有十多個員工,想做的區塊鏈存儲硬件還未面市,他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目前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向企業、個人普及分布式存儲,運營的社群積累了十多萬粉絲,這些人或許就是自己未來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