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美國康納爾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埃敏·允·西拉什(Emin Gün Sirer)和密碼學專家羅伯特·凡·雷讷瑟(Robbert van Renesse)等5人合著了一篇論文,直指比特幣世界奉為最高原則的“去中心化”存在疑問,認為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兩種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均存在隱形權力結構,原因之一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挖礦過於集中,比特幣50%以上的算力都被前四大礦場控制了。www.emoneybtc.com
比特幣以其分布式和去中心化特征揚名,其創始人,化名為中本聰的人曾說過比特幣是個社會試驗,此試驗中最需要驗證的是去中心化。事實上,中本聰就是因為不滿各國將貨幣發行捏在央行手中,才撰寫了比特幣的白皮書。
也就是說,“去中心化”原則是比特幣的核心,而康納爾大學的論文就是在質疑比特幣的根基。
這篇發表在1月18日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上的論文《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顯示,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都有隱形權力結構,兩個系統的區塊鏈中都只有20個不到的挖礦團隊,比特幣和以太坊50%以上的哈希率分別在前四大礦場和前三大礦場手中。
假設比特幣挖礦是解一道方程題, 而且只有把每個整數代入才能算出來,那麼哈希率就是每秒處理數據的速度,也可以視作是挖礦的“算力”。
比特幣社區中的很多人認為,中本聰最初的設想是社區中幾百萬成員都能使用自己的GPU挖礦,以實現絕對的民主,而不是現在的幾家巨頭分立的狀態。
該論文還認為,比特幣的權力分散程度還不如後來參照它做出來的以太坊。與以太坊相比,比特幣的節點在地理上往往更加集中,而以太坊的節點分散在世界各地,分布性更好。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56%的比特幣節點都在各地的數據中心周圍分布,而以太坊這項數據是28%,正好是其一半。
“以太坊的節點建立在更加廣泛的自治的系統上,”論文稱。
論文表示,與比特幣相比,以太坊的機制更為公平,利好中小礦工。
如果一個系統是完全公平的,那麼小礦工就沒有必要把它們的資源傾注到一個大的礦池中,與其他礦工合力來產生更多收益。
然而事實上,比特幣鏈中的中小礦工的挖礦獎勵比以太坊更為難以預測,原因之一,其實可以理解為比特幣產生區塊的速度很慢,10分鐘才能出現一個新區塊,所以誰搶到了系統產生的獎勵,不確定性很高。
礦池主要負責獨立礦機的集中托管,維護網絡中的各個節點,傳輸運算信息到比特幣網絡中,如果自己管理的礦池中有礦機碰撞出正確結果,礦池要將所獲得的比特幣平均分配給所有礦機,主要依據是算力貢獻。所以,礦池可以理解為“組團打怪獸”。
此外,針對很多礦工提到的,組成礦池可以避免中小礦工收益不均的情況,這篇論文也予以反駁。論文指出,首先回溯歷史,礦池會與其成員達成私下協議改動利益分配;其次,礦池裡的小礦工一般不會離開這個池子,除非這個礦池掌握了全系統51%的算力,並對比特幣造成了危害;最後,即便有人會因為察覺到礦池的一些交易審查等危害行為而離開,也得有識別和檢測這些行為的能力,然而大多數中小礦工都沒有這種能力。
因此,論文判斷,礦池有助於去中心化,只是一個傳說,而非真相。
一位比特幣礦池公司管理者對澎湃新聞表示,比特幣的機制確實是可以掌握在小部分人受眾的,也可以實現“51%攻擊”。
所謂51%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使用算力作為競爭條件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撤銷自己已經發生的付款交易。如果有人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他能夠比其他人更快地找到開采區塊需要的那個隨機數,因此他實際上擁有了絕對哪個一區塊的有效權利。簡單來看,掌握全網51%的算力,就如同在公司中擁有51%的股權。
“但是實現51%攻擊意味著耗資300億,因為機器設備鋪設價格很高,”上述管理者稱,“而且比特幣網絡因為這場攻擊而暴露自己被控制,瞬間價格一文不值,也沒有人會願意這麼做吧。”
比特幣的價格在下跌後正在經歷回調。在經歷韓國監管趨嚴造成的暴跌之後,目前比特幣又重新站上了1.1萬美元的上方,然而距離歷史最高點2萬美元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總部在塞浦路斯外匯經濟商FXTM富拓外匯的全球首席分析師Jameel Ahmad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看來,1萬美元是比特幣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價格,一般在1萬美元以上,有可能出現拋售潮,每次跌破1萬美元,又會出現上漲空間,“目前這個價格已經有相當大的壓力了。”
Jameel Ahmad稱,比特幣是這輩子見過的最具有投機性的東西,“2萬美元到1萬美元,1個月內漲一倍又跌完,這是任何基本面都支撐不了的,更多的是市場情緒在操控。”他也坦言,去年8月份之前根本沒想過要研究比特幣,但是市場情緒推動比特幣上了很多頭條,目前比特幣是貨幣,還是金融工具,還是資產很難定義,並且難以判斷接下去的價格走勢。
“6個月前我可能覺得不可能走出這樣的趨勢,但市場情緒是瞬息萬變的,” Jameel Ahmad感慨道。